- 尤立;胡春明;李曜;
我国大气污染仍以煤烟型污染为主,主要污染物为烟尘、SO_2和NO_x。以NaClO_2为吸收剂,系统地总结了SO_2和NO_x在NaClO_2中的反应机理。发现NaClO_2在pH值3~4之间产生的黄绿色ClO_2气体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并且说明了NaClO_2溶液脱硝原理主要源于ClO_2把NO氧化成NO_2,而NO_2的进一步吸收通过N_2O_3和N_2O_4的水解完成。而SO_2在NaClO_2中的吸收过程主要受气膜控制,据此探讨吸收剂液相同时脱硫脱硝的工业可行性。
2019年01期 v.35;No.162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下载次数:416 ] |[网刊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43 ] - 张杨;蒋志强;孙路长;徐杰英;徐斌;朱跃;
当前我国煤电机组超低排放工作已进入深度推进阶段,"W"火焰锅炉实现超低排放已势在必行。针对"W"火焰锅炉超低排放难点,在对各类主流脱硝技术应用现状与技术特点进行充分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应用于"W"火焰锅炉实现NOx超低排放的技术难点、边界条件、改造范围、工程投资、运行费用等进行了全面论述与深入探讨,进而提出了"W"火焰锅炉NOx超低排放技术路线,可供后续开展相关工作借鉴与进一步探讨。
2019年01期 v.35;No.162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51 ] - 陆超;朱文韬;郭博闻;晏敏;朱跃;
脱硝催化剂在高温高湿度高灰尘的工况下运行容易失活,需要定期对催化剂进行检测和脱硝性能评价。对脱硝催化剂工艺特性性能在实验室中进行检测和评价,主要指标包括脱硝催化剂的氨逃逸、活性和SO_2/SO_3转化率等。通过对华电某机组脱硝催化剂实际检测,获得数据与标准进行比对,催化剂氨逃逸测定值为0.4μL/L;活性通过计算得到的值为36 m/h;二级出口SO_2/SO_3转化率平均为0.45%,三级出口SO_2/SO_3转化率平均为0.66%,均满足标准要求,说明加装备用层后,在满足脱硝效率不低于87.5%的情况下,催化剂可以正常运行并满足要求。应用此方法,可更高效更有针对性的管理、运行、维护火电机组脱硝催化剂。
2019年01期 v.35;No.162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23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72 ] - 郑长乐;
介绍了脱硝催化剂失活的机理和针对不同的失活机理的再生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水洗再生、热再生、热还原再生、SO_2酸化热再生、酸处理再生、酸碱混合处理再生、活性盐溶液活化再生和复合再生。再生时,需根据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选择适当的一种或者几种再生方法,才能达到提高或者恢复催化剂脱硝活性的目的。
2019年01期 v.35;No.162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468 ] |[网刊下载次数:21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63 ] - 郭丽颖;朱林;侯健;王霂晗;
介绍了燃气轮机技术发展现状、燃机NOx控制措施,以及燃机催化剂的发展现状。提出了近期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低氮燃烧器的改造、SCR脱硝系统的新建或加装以及催化剂国产化。
2019年01期 v.35;No.162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470 ] |[网刊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48 ] - 刘含笑;李文华;杨倩;何德源;郭链;
采用商业CFD软件,通过结构化网格处理,计算单滤袋流场的速度分布及压力分布情况,并探讨了不同出口边界条件对计算结果的影响,为袋式除尘器整体气流分布计算提供借鉴。
2019年01期 v.35;No.162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1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2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51 ] - 柏源;陈俊;薛建明;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拟方法,对600 MW等级燃煤机组空预器至除尘器入口烟道的压力场分布、速度场分布进行了优化,研究表明:增设整流板和弧度导流板优化后,引风机的电耗比改造前下降了844 k W,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为后续节能改造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019年01期 v.35;No.162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2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7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56 ]
- 胡宇峰;李忠华;
受SCR系统催化剂运行温度窗口的影响,燃煤电站机组脱硝系统在低负荷条件下存在不满足运行要求的工况,为了提升脱硝系统的投运率,需要针对烟气脱硝系统进行针对型的灵活型改造,分析比较了省煤器烟气旁路、省煤器水旁路、省煤器分级、省煤器给水再循环等燃煤电站烟气脱硝系统灵活性改造技术,梳理了每种技术的特点,为燃煤电站机组选择有针对性的灵活性改造技术提供参考。
2019年01期 v.35;No.162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2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57 ] - 黄德保;马大卫;何军;查智明;许勇毅;
燃煤电厂SCR脱硝超低排放改造后,对其氨逃逸率准确监测可以保证脱硝经济运行同时实现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对3台实现超低排放机组的SCR脱硝出口烟气中氨逃逸率和NOx浓度进行网格法测试,发现NOx浓度分布严重不均且氨逃逸率超过设计值问题普遍存在;在线氨逃逸表数据存在单点不具代表性和异常原因造成数据有问题,均无法反应整个脱硝出口断面实际的氨逃逸率;针对上述问题,给出氨逃逸率是否超标的几点辅助判定方法,指导电厂给出正确的喷氨控制指令。研究结果消减SCR脱硝运行带来的机组负面影响,实现喷氨有"数"可依,保障脱硝超低改造设备运行和管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19年01期 v.35;No.162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2 ] - 姚广平;毕德刚;郭军;邓徐帧;李连涛;
机组灵活性改造要求机组低负荷时SCR脱硝系统高投入率。通过对几种常见解决方案的对比分析,根据改造项目的实际特点选取了高温烟气旁路改造方案。分别从热力计算和数值模拟计算两方面做详细介绍,并得出相关结论,设计优化后的高温烟气旁路能够保证烟气混合的均匀性,相关物理量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对国内同类型机组的改造具有借鉴意义。
2019年01期 v.35;No.162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3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58 ] - 许雪松;薛建明;
阐述了脱硫水平衡的设计特点,并结合600 MW燃煤锅炉单塔双循环脱硫系统的实际应用,通过水质、水量的分析,梳理了系统水平衡的控制思路,对湿式电除尘和超净除尘技术引入的工艺水对脱硫水平衡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为超低排放改造后脱硫系统的水平衡控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2019年01期 v.35;No.162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66 ] - 刘黎伟;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是全球广泛应用的脱硫技术,火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有效降低了燃煤电厂的污染物排放总量,但是运行成本也相应增加。因此通过对脱硫系统的运行进行优化,降低运行成本,保证脱硫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逐渐成为研究重点。通过对大唐三门峡电厂发电机组脱硫系统进行详细分析,研究了对吸收剂、pH值、密度、浆液循环泵等最佳运行参数,提出了较为详细优化运的方法,提高经济效益,对于脱硫系统的稳定、经济运行起到重要作用。
2019年01期 v.35;No.162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608 ] |[网刊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61 ] - 韩志远;
氯离子是典型腐蚀性阴离子,尤其是高参数的亚临界机组炉水氯离子一旦超过标准规定的数值,就可能引起锅炉水冷壁和其他热力设备的腐蚀,造成炉水氯离子含量的变化有多种可能因素,通过在各种运行工况下对炉水痕量氯离子数据的跟踪分析,排查并排除各种影响因素,确定了精处理树脂释放氯离子造成炉水氯离子超标,通过改变精处理运行方式降低民炉水氯离子避免了锅炉和热力设备的腐蚀。
2019年01期 v.35;No.162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