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评价与管理

  • 500kV变电站工频电场人体内感应电流的计算分析

    田子山;姚陈果;杨新春;邱炜;

    对超高压变电站工频电场在人体内的感应电流分布进行了研究。根据500 k V变电站内离地1.5 m处的工频电场分布,采用基于有限积分法的频率缩放法计算人体曝露于变电站工频电场时体内的感应电流分布。研究了变电站内三相合成电场的极化特性,计算了线极化、圆极化和椭圆极化三种极化电场下人体内感应电流,考虑了电场不同的入射方向。研究表明,当人体曝露于变电站内电场强度最大区域的线极化工频电场中时,人体内感应电流不超出ICNIRP职业曝露基本限值;当工频圆极化和工频椭圆极化电场矢量包含垂直于地面的分量时,人体内感应电流较强;人体内感应电流最大值出现在骨髓之中,其中椭圆极化电场下的感应电流最大值最大,已经接近人体受工频电场影响的阙值,需引起注意。

    2016年05期 v.32;No.148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某超高压变电站接地网腐蚀原因诊断研究

    杨洁;李小娟;周志军;马超;孟欢;罗耘;

    为找出新投运2年后的某750k V变电站接地网腐蚀严重的原因,通过现场埋片观测、土壤理化指标分析、接地网局部开挖检查、建设资料、运行状况分析等方法进行诊断研究,综合比较分析得出土壤腐蚀性在该变电站接地网腐蚀中占主导地位。根据该变电站的建设运行经验,对该类地区的电力接地网提出了针对性的腐蚀防护建议。

    2016年05期 v.32;No.148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环境污染与防治

  • 某1000MW机组超低排放案例颗粒物排放规律研究

    许月阳;王宏亮;刘志强;薛建明;管一明;戴伟伟;付森林;

    由细颗粒物、SO_3酸雾以及气溶胶等污染物引起的雾霾天气问题日益突出。燃煤电力行业排放的一次PM2.5及其前体污染物是大气PM2.5的来源之一。因此,国家推动燃煤电厂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工作,以实现颗粒物、SO_2、NO_x接近燃机排放标准。某1000 MW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案例的颗粒物排放规律研究表明,颗粒物排放浓度与机组负荷、环保设施的运行工况和控制方式等密切相关;单塔双循环脱硫系统对颗粒物的平均脱除效率为47.91%~92.63%%;湿式电除尘对颗粒物的脱除平均效率范围为67.2%;湿式电除尘降功率运行情况下,最大颗粒物排放浓度为4.85 mg/m~3(标干态,6%O_2)。

    2016年05期 v.32;No.148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燃煤烟气超低排放技术路线选择建议

    李博;赵锦洋;吕俊复;

    总结和分析了在实施超低排放项目中常用的提效单污染物控制技术以及典型的超低排放技术路线,并对每种技术路线在燃煤电厂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根据煤质因素、工况变化、对电厂运行的影响以及投资运行经济性等四个方面对燃煤烟气超低排放技术方案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2016年05期 v.32;No.148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WESP在燃煤电厂粉尘“近零排放”工程中的应用

    詹立勇;陈招妹;赵金达;李春;

    介绍了湿式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以及技术特点,并对目前国内大型燃煤电厂实现出口粉尘1 mg/m3以下"近零排放"的技术路线进行了分析:可采用低低温电除尘器改造、湿法脱硫协同除尘改造以及湿式电除尘器改造的技术路线;此外,重点介绍了湿式电除尘器在国内600 MW机组燃煤电厂"近零排放"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2016年05期 v.32;No.148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脱碳对燃煤机组性能的影响研究

    鞠付栋;朱大宏;冯静;聂会建;孙永斌;

    燃煤机组燃烧后脱碳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脱碳带来的效率损失。主要对全脱碳、不同脱碳容量以及脱碳再生能耗对机组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全容量脱碳条件下,机组供电效率下降约11.2%。随着脱碳容量的增加,机组发电量、发电效率、供电量、供电效率等主要性能指标也均逐渐降低,脱碳容量每提高10%,机组供电效率平均降低约1.24%。脱碳再生能耗的降低依赖于节能型吸收剂的开发和更合理的系统集成优化,当单位脱碳再生能耗降低时,脱碳带来的机组性能降低也逐渐减少。

    2016年05期 v.32;No.148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低挥发分煤种大功率等离子点火试验研究

    朱兴营;陈峰;周法;王庆;

    通过试验研究的方法得到了2种低挥发份煤种等离子点火时的喷枪功率、煤粉浓度和一次风速等运行参数。航天大功率可调节等离子点火试验台以660 MW四角切圆煤粉锅炉单只燃烧器为原型,按照1∶1比例搭建。试验结果表明,为实现成功点火,对于Vdaf(干燥无灰基挥发份含量)为22.14%的贫瘦煤,等离子点火喷枪输出功率不低于386 k W,点火煤粉浓度不低于0.24 kg/kg,点火初期一次风速控制在18.2~19.2 m/s为宜;对于Vdaf为16.4%的贫煤,等离子喷枪输出功率不低于435 k W,点火煤粉浓度不低于0.27 kg/kg,一次风速应控制在18.2~19.2 m/s范围之内。

    2016年05期 v.32;No.148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工程治理与综合利用

  • 燃煤电厂排水梯级利用与零排放

    樊星;陈临泉;

    随着水资源日益紧缺和环保要求的严格,作为工业行业的耗水大户-燃煤电厂,必须提高水资源的重复使用率实现排水的梯级利用。介绍了燃煤电厂排水系统及水质情况特点,提出排水系统的梯级利用的实现方案以及燃煤电厂废水零排放的实现途径。

    2016年05期 v.32;No.148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省煤器分级布置在CFB机组SCR脱硝中的应用

    景博;

    基于循环流化床锅炉超低排放新增脱硝SCR系统空间布置不够的问题,结合实际改造难度及节能要求的现状,通过采取省煤器分级布置的改造形式,分析其对系统的影响,改造后满足了低负荷SCR反应温度的要求、提高了锅炉效率,为同级别机组脱硝及节能改造提供借鉴思路。

    2016年05期 v.32;No.148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燃煤电厂SCR烟气脱硝装置运维技术分析

    张杨;冯前伟;裴煜坤;朱跃;

    我国燃煤电厂近年来集中建设了大量SCR烟气脱硝装置,但由于运维技术水平不能满足实际运行需求导致大量问题未能及时预防,对电厂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不利影响。针对此现状,在总结分析当前SCR烟气脱硝装置运行现状的基础上,对典型的催化剂积灰磨损与空预器堵塞腐蚀问题的原因及应对措施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提高运维技术水平与推广脱硝装置健康管理模式两方面对后续的运维对策提出了相应建议,以供后续燃煤电厂SCR烟气脱硝装置运行维护借鉴与进一步探讨。

    2016年05期 v.32;No.148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电厂湿法脱硫塔内消防水装置设计方案

    展茂源;张汝松;李卢义;

    探讨了火电厂湿法脱硫塔消防水装置设计方案,应用在电厂湿法脱硫吸收塔建设、改造工程建设中,来防止吸收塔着火事故的发生。选取了典型的湿法脱硫塔消防水系统进行设计方案探讨,对当前脱硫塔机组建设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6年05期 v.32;No.148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矩阵式流量测量装置在脱硫烟气中的应用

    李虎;吴新平;

    分析了脱硫烟道条件的限制、烟气流量特点和皮托管烟气流量测量装置的不足,按照标准对于烟气流量的测量要求,将某电厂2×630 MW机组脱硫系统烟气流量测量装置改造成矩阵式,具有测量准确、耐腐蚀、耐磨等优点,改造后从运行情况来分析,烟气流量测量准确,烟气测量装置维护工作量小。

    2016年05期 v.32;No.148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燃煤电厂脱硫设备新型内衬材料的研制与应用

    刘军;朱正芳;

    介绍了燃煤电厂脱硫系统浆液输送设备在运行过程中腐蚀、磨损、疲劳失效的现状,针对气、固、液三相流体输送的特征以及失效机理展开了较深入的分析研究,研制了一种新型的陶瓷/聚合物复合内衬材料,并应用于电厂脱硫系统管道设备浆液输送,有效地保障了脱硫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

    2016年05期 v.32;No.148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热电厂主厂房声环境研究及工程应用

    郭朝选;张铻;王霞;

    热电厂主厂房内重点声源属于中高强度声源,分布范围广、种类复杂、辐射面广、直接和叠加超标声源多,在工程实践中,必须对各类声源噪声特性进行分析,探寻各类声源与厂界噪声和敏感点的直接或间接关系,以便有针对性地对重点声源提出有效治理措施。依据主厂房噪声控制设计原则,通过对主厂房噪声声源进行系统的分析计算,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使主厂房的噪声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同时,对某种已工程验证的隔声结构型式及隔声量进行了简单介绍,以便于在类似工程中使用。

    2016年05期 v.32;No.148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大型储煤筒仓和旋转卸料机在燃煤电厂的应用

    武伟;廖雄;刘格;

    为了节约能源,某燃煤电厂创造性提出了大型储煤筒仓加旋转卸料机的储配煤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煤场占地面积大、扬尘污染、管理成本高和存卸煤效率低下等问题,该种"搭配"模式为国内电力系统首例。

    2016年05期 v.32;No.148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清洁发电技术

  •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低碳效益建模研究

    唐浩;杨国华;李卿;

    对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低碳效益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系统发电设备的初始投入和运营维护成本及系统储能设备的投入和维护成本进行建模;然后对系统的碳排放量及维护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量进行模型分析;最后以某地的离网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为例,与单独的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系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比单独的风力和光伏发电系统具有更好的低碳效益。

    2016年05期 v.32;No.148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沙特高硫石油焦发电方案探讨

    刘洪涛;薛利;胥登峰;

    沙特高硫石油焦用于发电可行的技术方法主要有整体气化联合循环发电和循环流化床发电两种。对高硫石油焦IGCC发电和CFB发电的工艺流程、技术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分别进行讨论,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际方案选择时,需根据业主的投资能力、输出产品要求、环保及方案特点,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选定适宜的发电方案。

    2016年05期 v.32;No.148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参数发电机组水汽循环系统分段氧化处理技术研究

    刘春红;施国忠;

    从高参数发电机组给水、回热系统相变区和核电二回路、高温蒸汽通道的水汽理化过程,分析了给水单相流和相变区双相流区域存在的流动加速腐蚀及高温蒸汽通道的高温氧化皮剥离问题,提出了同时解决单相、双相流区域流动加速腐蚀,防止高温金属氧化皮剥落的一种新型分段氧化处理工艺,并介绍了实现这种工艺的装置以及实施后的效果。

    2016年05期 v.32;No.148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环境监测与设备

  • 环境条件对紫外成像检测结果的影响性研究

    王斌;高健;苗兴;张昕;李军;孙小平;

    为了使环境条件对高压电气设备紫外成像检测结果的影响最小化,提出一种将现场环境因素纳入评判标准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模拟电晕放电点的检测评估,得到对应现场环境的修正因子,并通过计算得出修正后评判标准。利用该数值对检测结果进行判定,可基本消除环境条件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即实现了同一放电点在不同条件下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此后通过对同一放电点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次检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2016年05期 v.32;No.148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SuperB便携式紫外成像仪在500kV变电站的应用

    王金炜;汤卫;

    紫外成像技术对变电设备的电晕、闪络和电弧有较好的检测效果,通过检测放电部位辐射紫外线,能间接评估运行设备的绝缘状况并及时发现绝缘设备的缺陷。用Super B便携式紫外成像仪在不同的气象环境下对多座500 k V变电站进行了现场检测,发现了部分设备的电晕放电现象,验证了紫外成像检测技术的实用性。

    2016年05期 v.32;No.148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欢迎订阅2017年《电力科技与环保》杂志

    <正>《电力科技与环保》是由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主管、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主办的技术性刊物(刊号:ISSN 1674 8069;CN 321808/X),目前为双月刊。机构用户包括美国、法国、日本、港澳台、国家图书馆等。目前,本刊已覆盖整个电力系统,深入到设计院、科研院所及所有电厂。此外,本刊在冶金、建材、化工、煤炭、城乡环保等行业及大专院校中也拥有大批读者,是电力科技方面较有影响的科技期刊之一。刊物办刊宗旨:倡导电力科技创新,报导先进电力技术,引导科技技术与成果转化,将电力科技与环保相结合,构建电力

    2016年05期 v.32;No.148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订阅2017年《环境监控与预警》杂志

    <正>《环境监控与预警》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江苏省环境保护厅主管、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主办、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和江苏省环境监测协会共同协办的期刊。期刊面向全国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32-1805/X,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4-6732。本刊致力于传播和推广先进的环保科技成果,聚焦环境前沿科技,介绍国内外环境监测、环境预警、环境信息等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新发展,跟踪国家及地方的环境政策、环境标准的变化。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环境监察、环

    2016年05期 v.32;No.148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