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文杰;周道斌;易玉萍;赵洋;
针对燃煤电厂烟气不均匀性问题,对烟气脱硝系统烟气NOx浓度、氨逃逸浓度以及速度场进行了测定,并对其产生原因及改进措施进行了分析。通过NGA2000烟气分析仪和S型皮托管测量烟气NOx浓度场、速度场和氨逃逸浓度,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SCR进出口NOx浓度不均匀普遍存在,性能测试和验收必须采用网格法检测NOx浓度;SCR速度场不均匀性影响SCR出口NOx均匀性;可根据SCR入口NOx浓度场以及速度场调整各氨枪喷氨量,以提高SCR反应器脱硝效率并减少氨逃逸浓度。
2016年02期 v.32;No.145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柯昌华;陈捷;
简要介绍了MET氨法烟气脱硫技术,着重介绍了MET氨法对亚硫酸铵的氧化、氨逃逸、气溶胶、浆液中氯离子浓度和飞灰浓度等的控制措施。研究表明,MET氨法烟气脱硫技术是一种技术成熟、脱硫效率高、运行可靠、操作简单、副产物品质高的先进烟气脱硫技术。
2016年02期 v.32;No.145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吴琪珑;朱峰;孙鹏宵;胡娟;金留印;
介绍创元电厂300 MW燃贫煤锅炉上采用的低NOx燃烧技术,重点通过燃用低挥发分贫煤锅炉燃烧过程中的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提出燃贫煤锅炉加装卫燃带的新型低NOx燃烧技术,通过该技术改造后,300 MW负荷时高温区炉膛温度在1500℃以上,NOx排放量大幅降低,在掺配不同煤种,不同比例低挥发分煤方式下,NOx排放量一般在200~370 mg/m3,大大优于同类型未敷设卫燃带的燃低挥发分煤锅炉。对于燃低挥发分的锅炉,加装卫燃带后,较高的炉膛温度能够使得焦炭氮燃烧时间提前,降低主燃区过量空气系数,增加前期燃烧生成的氮氧化物的还原时间,从而大大降低NOx氧化物排放量并降低飞灰含碳量。
2016年02期 v.32;No.145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冯立波;
随着我国NOx排放标准的不断严格,仅仅依靠燃烧过程控制已不能满足要求,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控制燃煤电厂NOx排放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促使我国必须加快燃煤机组烟气脱硝设施的建设。烟气脱硝是新上燃煤机组控制NOx排放的必然选择,也是国家环保政策的要求。主要介绍了燃煤电厂SCR反应器的设计及优化,对SCR反应器主要部件及设计过程中注意事项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
2016年02期 v.32;No.145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4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王可辉;蒋芬;徐志清;赵军;王飞;顾小红;
现行常规的火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存在设备故障率高、较难除净重金属离子和无法除去氯离子等诸多缺点。试验利用电厂废热对脱硫废水进行常温蒸发,从试验前、后水质测试结果可知,试验减量浓缩效果显著,该技术的热交换过程温升小,蒸发过程全部发生在蒸发单元的气相和液相的界面,基本消除了结垢风险,对系统进水水质要求低,可根据电厂脱硫废水的实际情况仅需简单调整p H值即可进行蒸发处理,节省了大量的药剂费用。由于属于常温常压范围,大大降低了高含盐量条件下的设备腐蚀风险,减少了设备制造成本,使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的大规模推广成为可能。
2016年02期 v.32;No.145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董勇;秦明臣;
针对多管湿式静电除尘器入口烟气均布的要求,基于流体力学原理,提出了入口等压烟道布置方式,分析了沿程压力分布模型,并通过FLUENT软件对某电厂600MW机组配套多管湿式静电除尘器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等压入口烟道后阳极管束入口截面速度和粉尘浓度分布均匀,系统阻力损失较小,入口截面气流均布系数小于0.2。该等压入口设计能够降低以往导流设计的复杂性,节约成本,便于施工。
2016年02期 v.32;No.145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马大卫;查智明;黄齐顺;许勇毅;
对燃煤机组SCR脱硝装置运行中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了烟气流场不均、NH3/NOx摩尔比分布不均、空预器结垢严重和脱硝CEMS代表性差的原因及相应措施。结果发现,通过脱硝入口烟道导流及整流、喷氨优化及严格控制氨逃逸率,明显改善SCR脱硝装置运行效果和提高脱硝效率,研究结果对节能减排工作有促进作用。
2016年02期 v.32;No.145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沈利;
硫酸氢铵的堵灰和低温腐蚀是影响SCR脱硝机组空预器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换热元件的板型是空预器的关键部分,而相应的选型需要考虑其传热、阻力性能和防腐蚀这三方面的因素。着重分析了国内5家空预器生产厂家的换热元件各板型的适用范围及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设计阶段相应的选型推荐方案。锅炉增加SCR脱硝系统后,它的运行将对已经设计或改造成型后的空预器产生影响,因而在后期运行方面提出几点运行管理建议及清洗要求。
2016年02期 v.32;No.145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尹连庆;唐志鹏;
为治理PM2.5,改善空气质量,三部委联合下发《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加强对烟尘、SO2、NOx等的排放控制,解决现运行电厂存在的细微颗粒物排放不达标、烟气二次污染带来的石膏雨以及蓝烟问题。湿式电除尘器作为控制大气复合污染物的精处理装置,可以作为烟囱前的最后一道技术把关。分析了湿式电除尘器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布置形式,综合国内外技术流派特点和应用情况,就国内电厂湿式电除尘器应用前景做出分析,可为电厂选型提供参考依据。
2016年02期 v.32;No.145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聂孝峰;张超;刘源;李强;李东阳;
湿式电除尘(雾)器能够有效捕集湿法脱硫后烟气中的细颗粒物PM2.5、水雾、重金属汞、SO3酸雾等多种污染物,该技术在国外燃煤电厂中应用较早。西安热工研究院自主研发的非金属耐腐蚀收尘极湿式电除尘(雾)器,2013年完成了燃煤电厂300 MW机组示范工程应用,经过一年多稳定运行和试验测试证明,烟尘排放浓度小于10 mg/m3,为国内燃煤电厂污染物控制技术选择提供参考借鉴。
2016年02期 v.32;No.145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丁朋果;汪永威;王强;孙勇;
分析了某电厂1000 MW机组配套电袋除尘器极板、极线积灰的原因,结果发现氨逃逸量大是电袋除尘器极板、极线积灰的主要原因。针对此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措施,对其他电厂解决同类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16年02期 v.32;No.145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彦民;王俊杰;
介绍了中电投河南电力有限公司平顶山发电分公司2×1000 MW超超临界机组空预器在运行中出现的大量积灰情况,空预器阻力的大幅增加是影响机组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原因。分析通过空预器加装声波吹灰器后对防止空预器大量积灰的效果,根据实践应用结果表明,高效声波吹灰器对空预器积灰有明显效果,安全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显著。
2016年02期 v.32;No.145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忠渠;仝声;王强;
随着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实施,环保部门提出了更为严厉的烟气排放标准。针对新的排放标准,原来适用于高浓度烟气监测的技术已经很难准确测量超低排放条件下的SO2和NO浓度。提出了经过改进的紫外差分吸收光谱技术(Differential Optical Absorption Spectroscopy,DOAS),介绍了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将基于DOAS技术的烟气分析仪进行了超低排放监测的工程应用。结果表明,与非分散红外分析仪相比,基于紫外差分吸收光谱技术的烟气分析仪零点漂移和量程漂移均小于±1%F.S./7 d,与参比方法的绝对误差小于5 mg/m3,对水汽、粉尘及烟气中其他组分具有极强的抗干扰性,特别适用于超低排放条件下烟气中SO2和NO监测,为超低排放气态污染物监测提供了准确的监测方法。
2016年02期 v.32;No.145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张晨晖;
介绍了烟气连续排放监测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几种不同的采样方法,及直接抽取法在河北国华定洲发电厂二期2×660 MW机组锅炉中的应用情况,该系统在线连续地自动采集和处理监测数据,响应灵敏,并自动进行系统校正,监测结果与手工测试结果有良好的相关性,可满足系统评价标准的要求,提高了电力系统环境管理水平。
2016年02期 v.32;No.145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毛光辉;朱建军;丁五行;王锋;温定筠;
介绍一种基于冷镜露点法测量、热导传感器和电化学传感器技术等手段,实现多参数快速测量的互感器带电检测系统,同时考虑检修人员现场取气工作的安全防护等因素,采取标准化接口,操作简单,建立SF6气体绝缘互感器状态安全评价体系。
2016年02期 v.32;No.145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顺;郭涛;葛智平;张世才;钱康;
近年来,风、光电等新能源发展迅速,而相配套的水、火电等常规能源发展速度放缓,且在电网并网电源结构中,所占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以某电网为例,从风电反调峰出现概率以及风电对电网负荷的实时贡献两方面分析大规模新能源系统接入电网后对系统调峰产生的影响;并对该电网水、火电等常规电源的现有开机方式与系统调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核算出该电网的调峰能力以及能够接纳风电的规模。
2016年02期 v.32;No.145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 ] - 单银忠;时明亮;池海江;
利用变压器油中溶解特征气体的组分和含量可识别变压器潜伏性故障,介绍大型电力变压器油中总烃含量超标的综合分析和处理过程,通过变压器油中特征气体注意值、产气速率以及变压器的运行状况等因素,对变压器故障类型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电气试验、变压器的负荷变化及潜油泵的辅助检查,对故障部位进行了初步判断。
2016年02期 v.32;No.145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安贵成;
根据660 MW间接空冷机组相关技术参数及当地气象资料,对循环水泵型式、台数、调节方式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认为采用3台卧式双吸离心泵,并采用变频器调速同时改变3台水泵转速的方案是科学、经济的方案。
2016年02期 v.32;No.145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学伟;王春芳;
国电费县发电有限公司1号600 MW超临界机组锅炉在热态启动过程中,发现炉水泵电机轴承磨损导致马达故障,不能参与机组正常启动,为此尝试了无炉水循环泵热态启动方案。通过分析启动过程中存在的危险点,提出了运行控制注意事项及调整要点,在机组启动过程中优化控制锅炉给水流量、风量、燃料等参数及启动速度,成功实现了600 MW超临界锅炉无炉水循环泵热态启动。
2016年02期 v.32;No.145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