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圣;杨凯;
在环境管理制度中,对应项目建设前期及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两个阶段的环保审批和竣工验收制度已基本成熟,但是施工阶段的环境管理尚处于探索期。从环境监理概念出发,总结了环境监理的发展过程以及其法律法规体系,认为当前是我国环境监理的第二发展阶段。同时,以江苏淮阴发电有限公司300MW机组的环境监理工作为案例,从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试生产阶段等方面,全面分析了燃煤电厂环境监理的具体实践工作,突出了燃煤电厂环境监理容易忽视的六个问题。最后对于当前环境监理存在的五个重要方面进行了思考与建议,包括环境监理的法律法规体系、环境监理的运作模式、工程监理和环境监理的责权利划分、环境监理资质申请等。
2012年04期 v.28;No.123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王向东;董秀明;
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确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比较了2个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程案例,分析了其大气评价工作等级高低及环境影响程度轻重。结果发现,多源项目与单源项目在估算模式上存在差异,对于部分多烟囱项目,按照现行大气评价工作等级划分方法可能有偏差,应进行修正。
2012年04期 v.28;No.123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韩桂芬;张敏;包立;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作为一项新兴的、具有大规模减排CO2潜力的技术,近几年来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简要介绍了CCUS的基本原理,阐述了我国及主要发达国家CCUS技术路线,分析了我国发展CCUS的技术原则、技术政策及相关举措,为我国开展CCUS技术研究和工程示范提供参考。
2012年04期 v.28;No.123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0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韩振宇;梁鹏;刘晓宇;苏艺;韩国刚;陈忱;杜蕴慧;蔡梅;戴文楠;
在回顾2000年-2010年中国能源消费的基础上,对中国2030年能源发展及耗煤量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2030年中国能耗总量将控制在55~60亿t标煤,耗煤量控制在40~45亿t标煤。建议中国2011年-2015年、2015年-2020年、2020年-2025年和2025年-2030年能源弹性系数分别为0.5、0.5、0.4和0.3。开展煤炭休养生息战略,多进口煤炭。
2012年04期 v.28;No.123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罗如生;廖增安;陈丽艳;
提出了现有电除尘器可采用余热利用节能、高频电源、双区结构、隔离振打等新技术进行提效节能改造的思路,分析了这些新技术的技术特性,并进行了实际案例剖析,对满足《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烟尘排放的要求,形成现有电除尘器的新型改造模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012年04期 v.28;No.123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王秀合;
移动电极静电除尘器通过清灰刷除掉阳极板上收集的粉尘,阳极系统为移动电极(即作回转运动的集尘极)阳极板呈带条状,固定在链条上,随链轮转动。移动电极静电除尘器有效克服了困扰常规电除尘器对高比电阻粉尘的反电晕及振打二次扬尘等问题,大幅度提高了除尘效率。提供常规固定电极除尘区与移动电极除尘区联合使用的除尘器除尘效率计算公式。
2012年04期 v.28;No.123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解标;严瑞锋;王强;李泓;廖瑜;
电除尘器末端是针对二次扬尘超细粉尘颗粒的收集的最后一道屏障。通过分析前人在此方面开展研究的技术成果基础上,集成多项技术,探索一条经济性较高的电除尘器增容提效改造的途径。
2012年04期 v.28;No.123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赵琴霞;陈招妹;周超炯;尹得仕;
作为大气复合污染物控制系统的终瑞精处理技术装备,湿式电除尘器可用于控制PM2.5、酸雾、气溶胶、亚微米颗粒物、汞、重金属及二恶英等污染物的排放。论述了湿式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结构及设计形式,探讨了湿式电除尘器在我国燃煤电厂的应用前景。
2012年04期 v.28;No.123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3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2 ] |[阅读次数:0 ] - 李长海;党小建;张雅潇;
电渗析技术是膜分离技术之一,具有低能耗,高效率,连续运行、环境友好等显著优点,在多个行业中有着广泛的使用。简述了几种常见的电渗析技术,包括填充床电渗析,倒极电渗析和双膜电渗析等,着重介绍了电渗析技术在水处理、食品和化工方面的应用,并简单探讨了电渗析技术其发展前景。
2012年04期 v.28;No.123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43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8 ] |[阅读次数:1 ]
- 王键;朱彤;王俩;杨剑;宋宝华;王中原;周欣;王瑾;
以600MW火电机组SCR脱硝装置为研究对象,应用CFD软件完成建立模型、划分网格、选择数学模型、设置边界条件、模拟计算等工作,最终得出SCR脱硝系统流速分布及Cv值、压力损失、NH3分布及逃逸浓度等结果。结果表明,SCR脱硝系统流速分布均匀、偏差符合设计要求,NH3与烟气混合均匀,氨逃逸浓度低。
2012年04期 v.28;No.123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段传和;谷小兵;
介绍了燃煤电站SCR尿素热解工艺,结合当前燃料价格,通过工程案例计算,对比了各种尿素热解热源的运行费用。计算结果表明,高温蒸汽加热方案的运行费用最省,但在实际应用中受到相关条件的限制;在一定条件下,燃气加热与电加热方案是工程的优选技术方案。
2012年04期 v.28;No.123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3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袁立明;韦飞;颜俭;惠润堂;
目前国内投运的部分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装置中,由于燃煤硫分变化而面临着吸收塔增容改造的局面。以实际案例探讨国内燃煤电厂脱硫装置吸收塔增容改造的常用技术方案,并比较分析其优缺点。吸收塔增容改造项目应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原塔性能分析、实际设计参数、现场场地、工程投资等因素,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寻求适合该改造项目的最优方案。
2012年04期 v.28;No.123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陶恺;崔益龙;
介绍了烟气脱硫系统中三种主要的吸收塔类型,及烟气在吸收塔中停留时间和喷淋吸收区高度的计算方法。简述了液气比与气速、烟气中SO2含量的关系,并列举了喷淋塔、动力波塔和平流塔等工程实例。
2012年04期 v.28;No.123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4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邹向群;
针对在多个湿法脱硫项目中出现的吸收塔浆液起泡现象,分析了引起塔内浆液起泡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探讨脱硫吸收塔浆液起泡专用消泡剂的作用原理及选择原则。
2012年04期 v.28;No.123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4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幽建菊;许雪松;薛建明;陈焱;
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中,吸收塔浆液恶化是系统运行经常出现的问题,浆液恶化不仅易影响浆液pH值,降低系统的脱硫效率,还会造成脱硫副产物石膏脱水困难。为此,结合2×600 MW机组湿法脱硫系统浆液恶化问题,通过检测与分析探讨了引起浆液品质变差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2012年04期 v.28;No.123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崔保红;孔海燕;
影响实验室水样COD测定准确性的因素主要有标准溶液浓度、试剂添加顺序、取样量的多少、水样中的氯离子含量、水样中的悬浮物含量、水样中的油含量及水样中的水生生物含量等。针对悬浮物或石油类含量较高的水样,给出了分析测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为实验室分析人员提供技术参考。
2012年04期 v.28;No.123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夏喜臣;倪明;常涛;程伟娜;
根据河南某电厂电去离子(EDI)装置在调试、运行中发生了断水烧坏模块、树脂包被有机物污染和余氯氧化导致树脂破碎等诸多问题,通过对EDI模块的抽检和整套工艺的系统性分析,找出了产生问题的原因,采取了增加多重流量保护、清洗系统隔离及余氯检测等措施,对EDI树脂包进行了更换和修复,恢复了EDI装置的离子交换性能。通过一年多的运行观察,该套装置运行稳定,产水水质优良。
2012年04期 v.28;No.123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红霞;史玉柱;梁汉桥;王佩华;陈玮;
通过对典型的500kV变电站主要声源和厂界噪声监测,分析说明降低变电站噪声影响应采取的防治措施,为500 kV变电站设计和噪声防治提供参考。
2012年04期 v.28;No.123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