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仁锋;魏瑶;雷洋;
以宝鸡第二发电厂间接空冷机组为例,分别采用德国AUSTAL2000大气预测模式与美国AERMOD大气预测模式,对烟塔合一和烟囱两种排放方式的大气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并分析了地形因素对预测结果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得知,烟塔合一排放的地面浓度分布较分散,而烟囱排放造成的地面浓度分布较集中。考虑地形影响时采用AUSTAL2000计算的烟塔合一地面浓度比AERMOD计算的烟囱小,不考虑地形时则反之。
2012年02期 v.28;No.121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3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姜梅;李炜;高世刚;李小娟;马少谦;
通过对甘肃境内750kV变电站正常投运时产生的工频电磁场强度、可听噪声现状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了解掌握了750kV变电站(包括设备区、主控室)的电磁环境影响水平,为750kV变电站的设计、运行、电磁环境管理以及运行人员劳动防护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和理论依据。
2012年02期 v.28;No.121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陈牧;
温室气体的排放控制作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中国是火力发电的大国,其燃煤机组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巨大。《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2011)提高了我国燃煤电厂的烟气污染物排放的要求,对火电厂烟气处理的技术选择和投资都会产生重大影响。针对中国燃煤电厂环保面临的新形势,阐述了欧盟国家的环保政策重点,并对欧盟国家燃煤电厂污染物控制的相关标准进行了分析,同时简要介绍了欧盟国家燃煤电厂环保的主要技术路线,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中国燃煤电厂污染物控制的借鉴和参考。
2012年02期 v.28;No.121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4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韩国刚;梁鹏;韩振宇;刘晓宇;杜蕴慧;苏艺;戴文楠;陈忱;蔡梅;
对中国2020年人口、国内生产总值、煤耗量和SO2排放量的发展情况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2020年中国人口总数可达到138858万人~139900万人,国内生产总值可达到78.29万亿元,能耗量达到42.83亿t,煤耗量达32.12亿t,SO2排放量达到1995万t。提出了中国2020年SO2排放量减排对策。
2012年02期 v.28;No.121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李娜;卢作基;秦翠娟;
从喷氨格栅工程设计要求出发,结合数值模拟分析、代理模型技术以及优化设计方法,提出了一套基于参数化模型优化的喷氨格栅设计方法和流程。该方法从工程设计要求的分析入手,根据喷氨格栅几何参数对喷氨特性的影响特点和规律,建立参数化设计数学模型,并通过优化计算最终获得喷氨格栅的最优设计。另外,通过实例计算验证了该设计方法在SCR脱硝系统喷氨格栅设计中的适用性。
2012年02期 v.28;No.121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3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汪洋;胡永锋;
大颗粒灰特别是爆米花灰的堵塞,是导致高尘布置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失去脱硝作用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大颗粒灰堵塞催化剂床层严重影响锅炉主机的安全稳定运行。介绍了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应对措施及先进技术,同时例举了国内外成功的工程案例,为预防大颗粒灰堵塞提供有益借鉴。
2012年02期 v.28;No.121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党小庆;谢照亮;胡红胜;李倩;郑钦臻;
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某燃煤电厂袋式除尘器入口烟道烟气流场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导致除尘器入口烟道烟气温度偏差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工作原理所致。为此,提出了减小除尘器入口烟道烟气温度偏差的方向及措施,为燃煤电厂除尘器入口烟道的改造、设计提供参考。
2012年02期 v.28;No.121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5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刘美玲;姚宇平;王勇;
滤料是袋式除尘器的重要部件,滤料的过滤性能对除尘器的运行阻力及烟尘排放浓度有着直接影响。聚苯硫醚(PPS)、聚四氟乙烯(PTFE)和聚亚酰胺(P84)是袋式除尘器常用的几种滤料,对其进行了常温过滤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即使采用相同的纤维,不同滤料厂家的产品性能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2012年02期 v.28;No.121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1K] [下载次数:4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管一明;许月阳;薛建明;王宏亮;王小明;王铮;
介绍了燃煤电厂汞的3种排放形态,分析了燃煤电厂汞减排技术,如燃烧添加剂技术、吸收剂喷射技术、稳定剂固汞防溢技术、络合剂絮凝脱汞技术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燃煤电厂汞减排技术选择影响因素,即燃煤煤质、运行工况、脱汞后副产物等,为我国电力行业汞污染控制及减排提供了参考。
2012年02期 v.28;No.121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2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赵增慧;梁存珍;
为了使现有花岗岩水膜除尘器的燃煤锅炉烟气净化达标排放,在不更换水膜除尘器的前提下,探讨和比较了后继烟气吸收装置喷淋塔和鼓泡塔的脱硫和除尘机理,提出改进措施。该技术具有工艺流程简单,建设和运行成本低,适用于由于历史原因仍有相当大数量使用的花岗岩水膜除尘器的烟气净化工艺路线的改造。
2012年02期 v.28;No.121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青山;廖永进;
对白泥在某热电公司2×420t/h燃煤锅炉烟气脱硫系统的应用进行试验研究,结果发现,白泥脱硫能力优于石灰石,且其能够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经济性。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白泥中CaCO3含量低于石灰石,但碱性、MgO含量、Cl-含量均和活性高于石灰石;白泥供浆石膏的含水率和Cl-含量高于石灰石供浆石膏,二者在颜色和微观结构上也有一定差异,其他化学成分相差不大,但通过优化运行条件能够实现降低石膏含水率和Cl-含量的目的。虽然选用白泥作为脱硫剂会对脱硫系统产生一定影响,但从脱硫能力和经济效益上看,其明显优于石灰石。
2012年02期 v.28;No.121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1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马晓丽;张襄平;
在无GGH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中,除雾器经常发生堵塞影响系统运行,需要严格操作以保证脱硫系统的正常运行。结合某210MW机组除雾器结垢堵塞情况,对除雾器结垢进行了取样分析,认为除雾器冲洗周期过长、冲洗水压不足、浆液质量不佳是造成除雾器堵塞的主要原因,同时除雾器压差表不准确也影响了其正常运行。经运行优化后,除雾器运行良好,为同类脱硫系统除雾器运行维护提供参考。
2012年02期 v.28;No.121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官大纯;
在线监测装置是运行人员的"眼睛",能否正常运行,对整套脱硫系统的可靠、经济、甚至安全运行均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脱硫系统所属的关键在线监测装置包括压降测量装置、吸收塔浆液密度和液位测量装置、吸收塔浆液pH值测量装置,堵塞是三者所存在的共性问题,后两者还存在其他方面的常见问题,分析了某厂湿法脱硫吸收塔在线监测系统产生上述常见问题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2012年02期 v.28;No.121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仁刚;雷达;
对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烟气脱硝技术与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烟气脱硝技术在流化床锅炉上应用的适应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SCR技术,SNCR技术更适于流化床锅炉,指出了SNCR技术在流化床锅炉上应用存在的问题,N2O难以去除。
2012年02期 v.28;No.121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闯喜宏;许雪松;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是我国燃煤电厂烟气脱硫的首选工艺,以电石渣代替石灰石进行烟气脱硫,可以达到废物利用、循环经济的目的。分析了以电石渣为脱硫剂时,系统运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2012年02期 v.28;No.121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2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王忠熬;吴恒刚;
火电厂燃煤烟气中存在一定量的SO3,会显著降低烟气的酸露点。由于湿法脱硫后烟温低于酸露点,烟气中的SO3与水蒸汽形成的硫酸蒸汽会凝结下来,造成混凝土烟囱的低温腐蚀。以2×135MW机组烟气脱硫技改工程湿烟囱防腐为例,详细介绍了烟囱内衬泡沫玻璃砖防腐的施工工序、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
2012年02期 v.28;No.121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刘永叶;刘森林;陈晓秋;
核电厂温排水(循环冷却水)余热的充分利用,可以使原本要排放到大气或水域中的热量大大减少,甚至能实现电厂余热的"零排放",在节约能源、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达到了保护电厂温排水受纳水体免遭热污染的目的。在国内外温排水余热利用途径调研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工程理论和生态设计的理念,进行温排水余热综合利用方案设计的初步研究。
2012年02期 v.28;No.121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4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